游客
题文

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这可以说明当时
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大萧条及其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全球通史》写到:“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的。”这里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结果是:

A.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B.推翻沙皇专制的统治
C.实现工业化
D.成立人民委员会

下表数据反映了天津1950-1952年经济情况,说明当时天津正处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的话中“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A.日本侵略加深国内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下面两幅图选自天安门浮雕,他们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反对本国反动势力黑暗统治
C.完成民主革命 D.国共合作,完成民主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