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统治时期(1760—1820年)“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选自《美国政治史》)材料不能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君主重新成为国家权力重心 | B.责任内阁名存实亡 |
C.议会和君主进行权力的博弈 | 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1949年中国全国解放时 |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2009年11月9日,德国迎来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修建柏林墙,用以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
C.防止法西斯势力进攻 |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
有人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关键实质 | B.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单向制约 |
C.贴切,解释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 |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 B.工厂劳动纪律十分苛刻 |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 D.工人公开而公正地工作 |
法国大革命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权利,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展更充分 | B.法国人民的革命性更强 |
C.革命前法国的君主专制比其他国家更发达 | D.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