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说明( )
| A.抗日战争即将爆发 | B.国民政府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 C.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的前景是乐观的 | D.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抗战 |
有学者认为“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之所以这样说的理由是( )
| A.新航路开辟把相互隔绝的区域开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
| B.新航路开辟使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 C.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 D.新航路开辟导致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持后面观点的人是因为看到了当时 ( )
| A.地理大发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B.西班牙聚集了大批优秀航海家 |
| C.西欧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 | D.西欧的航海家们相信地圆学说 |
据清《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推动独立的手工业工场兴起 |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C.有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 D.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曲辕犁 ②翻车 ③耒耜 ④牛耕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④③②①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到,宋朝时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里所谓“爆炸性的影响”指的是 ( )
| A.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 B.综合国力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
| C.初步形成广阔的世界市场 | D.加速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