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根据这则材料,可以判断明清时期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 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
|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 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
史学界认为,1640~1689年的英国革命与1789—1830年间的法国革命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 )
① 都建立过资产阶级共和国② 都出现过封建王朝的复辟
③ 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④ 都发生过政变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制定的意义在于( )
| A.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 |
|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
| C.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
| D.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 |
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是指 ( )
| A.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
| B.欧洲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 |
| C.统一的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形成 |
|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
| A.与资产阶级没有任何关系 | B.符合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 |
| C.遭到资产阶级的普遍反对 | D.受到国教徒们的热烈欢迎 |
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这主要是因为他 ( )
| A.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 B.是托利党的政治领袖 |
| C.建立了英国国教教会 | D.成为英国的开明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