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F三地位于___________区,C地位于____________区。
(2)造成B→A→F地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
(3)E地植被主要是草原,D地是荒漠,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
(4)C地和D地发展种植业的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但限制性条件不同,C地主要是___,D地主要是_________(6分)
北京时间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向社会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共13分)
材料一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二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材料三流动人口变化
(1)从普查结果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2)如何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3)广东省人口一跃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试分析其原因。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气压值可能为_______百帕,B处风向为________。
(2)图中C处表示______锋线,可能形成锋面,预测未来几天D处天气变化特点。
(3)若两图表示不同季节,最可能表示为冬季的是_______图,试说出判断的依据。
(4)若两图表示连续一周的气压变化,说出图中E处天气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从形态上看有何区别?并分析A河谷的成因。
(2)C处可能形成的地貌是,成因是。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表形态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城镇分布特点是,其原因是。
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分)
(1)若某日B点和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度),该日图
中昼长相等两点是。A、B、D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
起飞时如B点上空地方时8:00,飞机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该飞
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
(3)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化水平(%) |
|
1950 |
7.34 |
29.2 |
4.47 |
53.8 |
2.87 |
17.0 |
1960 |
10.32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 |
13.71 |
37.1 |
6.98 |
66.6 |
6.73 |
25.4 |
1980 |
17.64 |
39.6 |
7.98 |
70.2 |
9.66 |
29.2 |
1990 |
22.34 |
42.6 |
8.77 |
72.5 |
13.57 |
33.6 |
2000 |
28.54 |
46.6 |
9.50 |
74.4 |
19.04 |
39.3 |
2010 |
36.23 |
51.8 |
10.11 |
76.0 |
26.12 |
46.2 |
(1)发达国家,在1950年~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从1980年~2010年,上升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1950年~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从1980年~2010年,上升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