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三只锥形瓶,编号甲、乙、丙,各加入500 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然后用天平称量0.1g活性干酵母分别投入锥形瓶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7d,定时取样、观察和计数,计算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平均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样前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使得计数更准确 |
B.甲、乙、丙三组重复实验,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
C.预期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D.计数时需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等 |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 |
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①>②>③ |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曲①>②>③ |
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
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
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
如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是指细胞膜 |
B.图中9是指叶绿体内膜 |
C.图中12是指线粒体外膜 |
D.图中8是指内质网膜 |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n-m | B.n-2m |
C.n+m | D.(n+2m) |
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