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Ⅲ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3 |
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
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5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 |
D.Ⅲ5一定不是纯合子 |
两纯合亲本杂交,若F1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叫共显性;若F1表现型介于双亲之间叫不完全显性。已知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在雌猫发育过程中,细胞中X染色体总有一个从不转录。一只黄毛猫和一只黑毛猫交配产生的一只雌猫的毛色是黑黄相间的,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这对毛色基因是共显性关系,在体细胞中同时表达 |
B.这对毛色基因具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但不同时表达 |
C.这对毛色基因是显隐性关系,表达与否取决于环境 |
D.这对毛色基因表现出不完全显性现象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在一个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3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4%,bb的个体占18%,B对b显性,个体间随机交配,假设各产生的各种配子活力一样,合子成活力也一样,那么F1中显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8% | B.82% |
C.84% | D.64% |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
A.MmNnUuVv | B.mmNNUuVv |
C.mmnnUuVv | D.mmNnUuV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