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浓度大于10 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
B.该实验结果可表明生长素对切段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C.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 mg/L~10 mg/L之间 |
D.浓度为0.1 mg/L时,两个实验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该数据应舍弃 |
一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第二天检查时,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①酶分解了物质X②M被分解③X是物质M的组成成分④X能透过透析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 B.A,20 | C.大于A,20 | D.小于A,20 |
美、英研究人员在2002年相继宣布,“敲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类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某种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该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A.细胞膜胆固醇 | B.细胞膜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
C.细胞质蛋白质 | D.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 |
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在特定位点上切割基因 B.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C.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D.降低血糖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能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
B.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