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
B.a~b过程中细胞有时含有2个染色体组 |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
D.f~g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
向日葵种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种类是( )
A.4种 B.6种C.8种D.9种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
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
生于()
①②
AaBb1AB:1Ab:1aB:1ab
配子间的16种结合方式
④③子代4种表现型
子代中9种基因型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