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有的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2)实验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略)。
(4)实验步骤:
Ⅰ.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1 mL,混匀,将试管置于50℃~65℃的水浴锅中加热2 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加入2滴碘液
③观察颜色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现象
结论
若步骤Ⅰ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_______________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既有还原糖又有淀粉
若步骤Ⅰ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_______________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只有还原糖而没有淀粉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糖类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某细胞进行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这是__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期的图;
(2)该期细胞有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有条,DNA分子有个,并由此可知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条。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KJ和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如图表示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部位,箭头表示单侧光方向。请分析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⑴A的生长情况是      。⑵B的生长情况是      
⑶C的生长情况是      。⑷D的生长情况是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 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A产生的氧气可以利用到图解中的哪些过程?    (填数字)。
(2)请写出图解中的食物链(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从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来看,还缺少的成分是   。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主要是      ,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 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至少为       kJ。

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体体积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_________,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
(2)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__________,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____,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__________中;
(3)在1分钟后,处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