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团结广大起床困难户,为实现‘早起、吃早饭、打早卡’伟大理想不断奋斗。”最近,某某大学起床协会“火”了。该协会提供叫醒服务,号召会员早起,受到众多“资深起床困难户”的青睐。据了解,类似此“床协”,近来在其他各高等院校也相继涌现。(11月7日《新京报》)
对此,有人为之叫好,称此举是青年学子上进心与自制力增强,积极“入世”的表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但也有人并不这样认为,称起床靠“床协”是对颓废的妥协,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一种表现,能叫醒一个人的不是闹钟,也不是床协,而是梦想。
你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老人与海》中的片段,按要求作文。
早上,孩子朝门内张望时,他还熟睡着。风刮得正猛,那些漂网渔船不会下海了,所以孩子睡了个懒觉,然后跟像每天早上一样,到老人的窝棚来。孩子看见老人在喘气,接着看见老人的那双手,就哭起来了。他悄悄地走出来,去拿咖啡,一路上边走边哭。
1、结合对原著的阅读,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段叙述性文字改写成描写性文字。
2、片段描写中必须出现老人和孩子的名字。
3、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与众人一起前行是美好的。一个人孤独地跋涉更是珍贵的。
有的人虚心求教,有的人同流合污,有的人孤独坚守着自我的信念,有的人跻身热闹的场所排遣藏在内心的寂寞……
人们走在各自的路上,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感悟。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本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瑞士,婴儿降生,医院就会在户籍卡中输入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由于婴儿和大人一样用统一规格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
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他们认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讲,他所拥有的财富,除时间外,不会有其他东西。
一个人出生后,到底拥有些什么?说到底,无非是几十年的时间。所谓生命,也就是一个逐渐支出时间的过程。有些人需要地位、财富,就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权力、金钱;有些人需要闲适,于是就在宁静和安谧中从容地度过自己的时日;有些人……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大仲马
耐心等待,风车从不跑去找风。——斯克利维斯
桃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民谚
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 ——龙沙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西班牙) 塞万提斯
人生惟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来的死。但是,人人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周国平
关于“等待”,你有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思考和认识?以上材料又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试着努力将它写得深刻些。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兄弟俩觉得屋内太阴暗,就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想把阳光搬到屋里。搬了许多次,屋内还是没有一点阳光。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兄弟俩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想扫点阳光进。”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
这则故事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