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2月1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中失事,七名宇航员魂归太空,这七位都是人类的杰出人物,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他们的生命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永远的消失了,留给我们的是伤心的回忆和无比的惋惜。对此事件理解正确的有( )
①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②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善待自己
③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④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让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倍加珍视和平 |
B.目的是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C.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时时警醒 |
D.有利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
2014年5月24日,《一条丝路两城歌》的中西合璧文化交流在西安上演。二胡、提琴,秦腔《三滴血》、《贵妃醉酒》选段与歌剧《我的太阳》、《图兰朵》在舞台上交替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B.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主导世界 |
C.对外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展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
D.文化是沟通的纽带,能够增进了解,消除信任危机 |
中国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后,至今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今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得到了参会国家的积极响应。这说明()
A.中国已经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
C.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
D.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
2015年5月18日,“中华民族一家亲”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启动。目前,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反映十世班禅大师生平巨幅画卷《至尊的光辉》基本成型;二是完成了民族团结进步题材鸿篇巨制《巨龙腾飞》的构图。这一工程有利于()
A.繁荣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
B.尊重宗教信仰,维护国家统一 |
C.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 |
D.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
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联袂完成钻井作业,这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测井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这两项技术的国家。这说明()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处于世界前沿 |
B.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
C.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最终要依靠教育创新 |
D.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