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4周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1)为什么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2)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说说你感兴趣的新技术。
(4)机会稍纵即逝。为了更好抓住机会我们国家和未来的建设者该做哪些准备
我校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下面是学校宣传窗中的两幅图画:
图1
图2
(1)图1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我们所学的许多知识,请列出一个。
友情提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2)请从图1“社会主义荣辱观”中选出一条内容作为图2的标题。
同学们参与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热情很高,班干部决定就图2的内容召开主题班会,请为班会收集身边学习、生活中体现“荣”与“耻”的例子,并指出其意义或危害。
小事见“荣”的例子:
意义:
小事见“耻”的例子:
危害:
(3)请你谈谈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国家和个人有什么意义。
在时事课上,小明给同学们播报了两则时事材料:
材料一:2010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的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材料二:2010年春节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来到山东济宁、菏泽农村,和乡亲们一起共度佳节。温总理说:“村子富了,乡风要更好。人富了,更要团结。这样社会就和谐。”
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谈一谈:
(1)如何“让农村孩子能上学”?
(2)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怎样才能做到“村子富了,乡风要更好”?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培根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如此排场”
“真焉?假焉?”
(1)两幅漫画分别抨击了什么社会现象?为此,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
(2)在全社会开展类似上述道德教育活动,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何现实意义?
2008年5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决定,在全国开展支援灾区全民节约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减少会议、接待、差旅和公车使用支出,压缩出国团组。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暂停审批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中央国家机关今年的公用经费支出一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
某班级深感当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学生当中“艰苦奋斗”的意识正在逐渐淡漠,于是决定召开一个关于艰苦奋斗的“实话实说”座谈会,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活动。
(1)座谈会将让每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关于艰苦奋斗的格言或者故事,请你准备一个。
(2)座谈会将请大家说出在现实生活中与艰苦奋斗精神背道而驰的现象,请你说出三个。
(3)同学们将就现实生活中这些不良现象的危害进行分析,你的观点是什么?
(4)最后,同学们要表明对艰苦奋斗的态度和立场,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做?
小明考上大学了,家里人也十分高兴。这不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给他张罗着买些学习和生活用品。可是爸爸妈妈买的这些东西显然不合小明的“胃口”。这不买球鞋时,妈妈选了一双80元钱左右的,可是小明却相中了一双“乔丹”牌球鞋,价格是345元。妈妈说:“太贵了,我看这双就不错,才80多块钱”。小明说:“买就买好的,我们又不是买不起”。小明还要买Mp3、手机……妈妈不高兴了:“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而是应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小明一撇嘴:“都什么年代了,还艰苦奋斗,妈妈您的思想早过时了”。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