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可能是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过了滤纸边缘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可能是红磷过量 |
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一次).
如图表示M、N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克M、80克N固体中各加入150克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N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只有N析出晶体 |
C.M、N均有晶体析出 |
D.M、N两溶液均是饱和溶液。 |
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有一种除杂方法是: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 |
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 |
C.浸洗后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
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 |
根据下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铜 | B.碳酸钠 | C.氧化铜 | D.氢氧化钡 |
下列区别氯化钠与稀盐酸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别加入碳酸钠 | B.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
C.分别加入石蕊溶液 | D.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