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
C.人民掌握国家权力 | D.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得以彻底消除 |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北宋时,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归中央掌握。1804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归各州保留。”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是为了: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
C.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
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