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由于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B.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
C.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关于下列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高尔基体 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1)上述所有细胞器都含蛋白质(2)能复制的细胞器只有①②
(3)含单层膜的细胞器只③⑤(4)含RNA的细胞器只有①②

A.(1)、(3) B.(1)、(4) C.(2)、(3) D.(2)、(4)

关于细胞基础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有线粒体的细胞每进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C.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没有中心体
D.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含有基粒

如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