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它的“直接历史根源,……尤其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时代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倾向”。在“五四运动”时代,推动中国思想界“坚决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包括:( )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③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④国民革命的发展
|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④ |
《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注:材料中的禹、启、益均为人名)。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 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 |
| 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 |
| 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
| 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
| 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
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扩大统治区域 |
| B.加强专制皇权 |
| C.发展地方经济 |
| D.防止地方割据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
| B.设“三衙”,收精兵 |
|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