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葡萄糖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葡萄糖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错误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葡萄糖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全部流入栉毛虫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河流生态系统分别受到有机物和氮、磷等无机物污染,则首先增加的分别是

A.细菌、细菌 B.细菌、藻类 C.藻类、细菌 D.藻类、藻类

下列各种生态系统种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池塘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温带草原

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 B.动物蛾类具有趋光性
C.狗通过尿液找到来路 D.孔雀开屏

对于细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B.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C.Nt表示一定时间后该种群的数量  
D.t表示细菌增殖的周期数

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流入兔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的粪便排出最终被分解者利用  
B.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D.供草合成有机物利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