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列出了细胞结构甲~戊在不同生物材料中的的分布情况。已知甲、乙、丙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甲的膜上具有小孔,而乙、丙的膜上没有小孔。

细胞结构





枯草杆菌(细菌)





菠菜叶肉细胞





兔肝细胞





(1)结构乙、丙、戊(均为细胞器)的名称是乙         、丙          、戊          
(2)从上述生物材料中进一步提取了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进行了相关鉴定实验。鉴定试剂与结果如下(“+”表示有显色反应;“一”表示无显色反应):

物质(或结构)
A
B
C
D
E
来源
枯草杆菌
菠菜叶肉
兔血
兔肝
兔表皮




甲基绿溶液





斐林试剂





苏丹III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已知:①将适量的A溶液加入盛有B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②C为红色,且检测发现C中含有Fe元素。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断出A~E的名称:
A:          ;B:          ;C:          ;D:          ;E: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时程增强( LTP )是突触前纤维受到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强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如图是海马区某侧支 LTP 产生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以上机制示意图, LTP 的发生属于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

(2)若阻断 NMDA 受体作用,再高频刺激突触前膜,未诱发 LTP ,但出现了突触后膜电现象。据图推断,该电现象与______内流有关。

(3)为了探讨 L 蛋白的自身磷酸化位点(图中 α 位和 β 位)对 L 蛋白自我激活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四种突变小鼠甲、乙、丙和丁,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结果

项目

正常小鼠

α位突变为缬氨酸,该位点不发生自身磷酸化

α位突变为天冬氨酸,阻断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与L蛋白结合

β位突变为丙氨酸,该位点不发生自身磷酸化

L蛋白编码基因缺失

L蛋白活性

+

+++

++++

+

高频刺激

有LTP

有LTP

无LTP

无LTP

注:“+”多少表示活性强弱,“﹣”表示无活性。据此分析:

①小鼠乙在高频刺激后______(填“有”或“无”) LTP 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

α 位的自身磷酸化可能对 L 蛋白活性具有______作用。

③在甲、乙和丁实验组中,无 L 蛋白 β 位自身磷酸化的组是______。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乙肝疫苗的使用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重组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一种病毒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上述重组乙肝疫苗不会在人体中产生乙肝病毒,原因是    

(2)制备重组乙肝疫苗时,需要利用重组表达载体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中表达。重组表达载体中通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能识别载体中的启动子并驱动目的基因转录的酶是    

(3)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后,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染色体中,需要从酵母细胞中提取  进行DNA分子杂交,DNA分子杂交时应使用的探针是    

(4)若要通过实验检测目的基因在酵母细胞中是否表达出目的蛋白,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为了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常需要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蛋白质。某同学用凝胶色谱法从某种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得到了甲、乙、丙3种蛋白质,并对纯化得到的3种蛋白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分别代表电泳槽的阳极和阴极)。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的2倍,且甲、乙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迁移的方向是    (填“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

(2)图中丙在凝胶电泳时出现2个条带,其原因是    

(3)凝胶色谱法可以根据蛋白质    的差异来分离蛋白质。据图判断,甲、乙、丙3种蛋白质中最先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    ,最后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    

(4)假设甲、乙、丙为3种酶,为了减少保存过程中酶活性的损失,应在   (答出1点即可)条件下保存。

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体鱼明显增多,甚至曾经消失的一些水鸟(如水鸟甲)又重新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水鸟甲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    

(2)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水体中的鱼,水鸟属于    

(3)若要了解该城市某个季节水鸟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请围绕除食物外的调查内容有    (答出3点即可)。

基因递送是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多个实验室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递送系统(切—浸—生芽Cut﹣Dip﹣Budding,简称CDB法)。图1与图2分别是利用常规转化法和CDB法在某植物中递送基因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从外植体转变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属于_____;从愈伤组织到幼苗的培养过程需要的激素有生长素和_____,该过程还需要光照,其作用是__________。

(2)图1中的愈伤组织,若不经过共培养环节,直接诱导培养得到的植株可以保持植株A的_____。图1中,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化植株A若用于生产种子,其包装需标注_____。

(3)图1与图2中,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可将外源基因递送到植物细胞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酶( P D S )缺失会导致植株白化。某团队构建了用于敲除 P D S 基因的 C R I S P R / C a s 9 基因编辑载体(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利用图2中的CDB法将该重组载体导入植株B,长出毛状根,成功获得转化植株B。据此分析,从毛状根中获得阳性毛状根段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2中,鉴定导入幼苗中的基因编辑载体是否成功发挥作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5)与常规转化法相比,采用CDB法进行基因递送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