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为:制作装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
B.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配方不完全相同 |
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
D.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所有分子都可以随意运动 |
如图是某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A.ABCd,1 |
B.Aaaa,8 |
C.AaBbCcDd,8 |
D.BBBbDDdd,4 |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③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④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下列四组数据中,已知①②项均正确,第③项中有错误的是()
组别 |
①生物名称 |
②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
③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染色体个数 |
A |
普通小麦(六倍体) |
42 |
7 |
B |
玉米(二倍体) |
20 |
10 |
C |
小黑麦(八倍体) |
56 |
28 |
D |
蜜蜂(二倍体) |
32 |
16 |
用15N标记的细菌DNA,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后,其后代中含有14N标记的新个体与含有15N标记的新个体的比值为:
A.3:1 | B.2:1 | C.1:1 | D.7:1 |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