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解中物质A是唾液腺细胞中合成的;物质B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物质C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D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B、C、D结构多样性只与a有关
B.控制A、B、C、D合成的物质是核糖核酸
C.物质B、C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物质B、D分别为胰岛素、生长激素
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一项研究表明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个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以上信息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B.RIP3的蛋白激酶引起的细胞坏死如同细胞凋亡一样对人体都是有益处的 |
C.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防御的作用 |
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是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但所有细胞器均含有蛋白质 |
B.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所共有的细胞器,间接体现了蛋白质的重要作用 |
C.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后均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 |
D.蛋白质可以行使催化、调节、免疫、运输等功能 |
下图为物质转变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能进行a、c、d、e、f、g生理过程 |
B.酵母菌能进行b、d生理过程 |
C.d生理过程比b、c生理过程能量利用率高 |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a、d、g生理过程 |
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量降低 |
D.生物圈子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 |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