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工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 |
B.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不一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C.胚胎分割次数越多,产生的新个体也越多 |
D.对同一胚胎的肝细胞核移植,产生的动物中雄性和雌性的概率各为1/2 |
2003年全国部分省份爆发流行大案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于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的最明显区别是
A.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B.有无细胞壁 |
C.有无细胞结构 | D.有无遗传物质 |
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它的pH才能正常 |
B.温觉、冷觉、渴觉等在下丘脑形成,下丘脑是人体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 |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 |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
下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
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
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 |
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
研究生长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生长不能用的方法是()
A.饲喂法 | B.注射法 | C.阉割,移植法 | D.静脉注射法 |
分析下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
B.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 |
C.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D.NaHCO3与乙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