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的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 B.德国和俄国 | C.英国和奥匈帝国 | D.英国和俄国 |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 A.两极格局形成 | B.两极格局解体 |
| C.单极格局形成 | D.多极化趋势出现 |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①领导十月革命②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④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有关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共同点叙述不正确是
| A.都有美国的参加 | B.都涉及到如何打败法西斯的问题 |
| C.都是调整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 D.都影响了战后的世界格局 |
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请判断下面关于这节历史课专题名称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民族融合 | B.统一国家的建立 |
| C.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 | D.战争与和平 |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到: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国家 |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