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
D.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维新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北伐战争 | D.抗日战争 |
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报纸上说孙中山已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人表述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训词,由此判断中山大学创办于
A.1922年 | B.1923年 | C.1924年 | D.1925年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是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下列哪位人物的主张与他的疾呼最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