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的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铜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
B.黛玉让香菱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于是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黛玉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
C.堂吉诃德想要解救被地主绑在树上痛打的牧羊童,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但堂吉诃德一走,地主就把小孩重新绑在树上,狠抽一顿。 |
D.加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克罗德趁机威胁埃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 |
分析下列句子,按语气分类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③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⑤汝其勿悲(《与妻书》)
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⑦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⑧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⑨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10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1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1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A ①⑤⑦/②⑥⑨11/③④⑧10 12
B ①③⑤⑦/⑥⑨11 12/②④⑧10
C ②④⑤⑦/①⑥⑨11/③⑧10 12
D ①③⑤/②⑥⑧11/④⑦⑨10 12
对下列各句中的固定结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何罪之有?
表猜测,意思是“有什么……呢?”
B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这里“何”是疑问代词,表示反问。“为”是语气词。意思是“还要……干什么?”
C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表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
D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
表委婉的反问,意思是“不是……吗?”
辨析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连词,用法与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C 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D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下列各句中的“其”字,不用作语气词的一项是( )
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B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C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D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下列各句中的“或”,词性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B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C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