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积极因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这要求我国公民()
A.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
B.反对民族主义,消除民族之间的各种矛盾 |
C.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与外国宗教组织交往 |
D.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由于阿族和塞族的纷争,导致了南联盟的内乱,并为美国侵略南联盟制造了借口。印度由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间的矛盾导致了国内的暴力冲突,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
A.民族和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权紧密相连 |
B.民族和宗教问题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 |
C.民族和宗教问题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
D.民族和宗教问题不能离开国家而存在 |
我国有各宗教自主成立的全国性和地方性宗教团体3 000个,它们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机构和领导人,自主办理教务,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这表明()
A.我国各宗教团体都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的 |
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C.我国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
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这说明()
A.宗教是被压迫者的精神寄托,通过宗教,被压迫者可以逃避苦难 |
B.宗教所幻想虚构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的世界 |
C.宗教可以成为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有力武器 |
D.宗教本身无好坏之分 |
在我国,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宪法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这体现了()
①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正常的范围内进行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和损害人民利益的活动④宗教信徒要放弃有神论,相信无神论,为社会主义服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