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又好又快打造出美丽中国?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新型思维方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依法纳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的收入年增速为4%-5%;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行业职工总数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却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0倍左右;在银行存款分布中,存款多的前20%的储户,占有银行存款的86%,而其余80%的储户,只占有剩余的14% 。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作用,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险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迫切需要,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生振兴规划》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的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漫画:人民币升值的弊和利
(1)请指出漫画中哪些是人民币升值的利,哪些是弊?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2008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200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2008年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接连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但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村料二目前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实力及发展水平(人均GDP)情况:

地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经济实力
6.83万亿元
3.7万亿元
1.94万亿元
1.39万亿元
人均GDP
15210元
6873元
5728元
10938元

材料三近些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 0 %至8 0 %,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我国的万元GDP消耗比发达国家要整整高出5.7倍,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价值增加总体格局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结合上述材料和图表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解决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展望“民生工程”新目标

(1)百姓从国家发展中得到受益。请回答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要性。
(2)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回答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
。还存在大量的
等非公有制经济。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意义?
(3)盼“十二五”规划促“国富”转为“民富”。“民富”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2010年国庆中秋各地消费市场持续火爆,众多商家与企业在忙碌中分享着最长的一次“黄金周”带来的巨大收益。厦门中秋节博饼带来产品热销与市场空前繁荣。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请回答消费对生产有哪些重要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