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流传至今。我国茶文化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糅合了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体现了
① 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③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③ ④ | B.① ③ | C.② ④ | D.① ② |
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不顾中国的坚决反对,悍然与达赖会面,再次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民族意识。材料告诉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是
A.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
B.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
D.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民间祭祀、拜祖、宗教等活动越来越多,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一些邪教、宗族冲突等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活动越来越多,“乱建滥建”宗教活动场所的问题较为普遍。这些现象对社会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主旋律都产生很大的冲击。
现阶段我国应该如何处理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说明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C.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
D.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
2009年端午节期间,全国各地以端午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的民族色彩更加突出。2009年5月21日至6月8日,首届北京端午文化节活动在全市陆续开展了33项富有端午节特色的群众性活动,使广大市民过了一个浓郁民族风情的端午节。
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我国以法定假日的形式重视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A.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
B.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
C.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
D.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