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齐鲁大地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宴,更是山东省落实“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惠民政策的实际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主办方,山东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筹备工作:省政府投入177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相关筹备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部分省政协委员深入节目排练现场、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地进行调研,积极为“十艺节”筹备献计献策。
(1)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社会各界在“十艺节”筹备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 伴随着“十艺节”的举办,山东全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52个,1300多个乡镇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全覆盖,7万多家农家书屋建成;“十艺节”还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成为真正的主角,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各类文艺演出近万场,广场演出5万多场,让广大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文化大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是怎样让广大人民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的。
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大原则,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
注:1.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程度。2.至201 3年底,我国某地区城镇户籍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例在35%左右。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材料二
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城乡、区域整体差距明显,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偏低,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为3. 6: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20年内,按照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到2030年还将有3亿农民真正摆脱土地的束缚,获得真正的市民地位,在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城里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新增的城市人口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巨大,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很多人误认为城镇化就是盖洋房、建工厂,致使城市建设的文化价值被大大忽略;城市建筑缺乏文化传承与积淀,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已经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
材料四 “人的城镇化”是当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整个进程强调“以人为本”。随着一座座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人们的居家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身边的生活既充满幸福和快乐,也伴随着烦恼和忧愁,当我们遇到了下列事情时,又当何去何从?
(4)运用《政治生活》相关观点,完成下列表格。
设定主体 |
具体情境 |
具体做法 |
假如我是普通公民 |
①(请勿在此处答题) |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新闻媒 体舆论监督制度等,行使监 督权,实行民主监督 |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 |
本小区由于交通配套设施不 合理,居民饱受出行难之苦, 有人向人大代表反映 |
②(请勿在此处答题) |
假如我是③ (请勿在此处答题) |
居民小区养犬人数日增,引发 养犬人和不养犬人的矛盾,存 在较大的治安隐患 |
主持调解居民矛盾;协助维 护社会治安;召集居民会 议,制定社区公约等 |
假如我是户籍民警 |
新生婴儿父母到派出所登记 户口未带齐相应证明 |
④(请勿在此处答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2月10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京津冀区域尤为严重。目前北京市重污染的工业项目已很少看到,然而其污染程度却举世瞩目,原来污染都来自周边,特别是十大污染城市中有七个环绕着它,这成为北京常现雾霾的原因。
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两高”产业集中也是河北批量产生十大污染城市的原因。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污染排放量巨大。这些产业批量排放出煤烟、颗粒物围绕着首都北京,无论天晴或下雨,也无论刮什么风,总有尘埃进入首都的天空,因此,北京出现严重雾霾也就不奇怪了。北京污染都因有河北这样的好邻居。
2月19日,环保部推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最严新政”,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材料二 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主次矛盾”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考生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论述)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另提改善空气质量的两条方法论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材料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非意味着不重视政府的作用,而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防止大起大落;要当好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要弥补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要搞好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对国家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分别提出了哪些要求。
根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3)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当代学者崔卫平的“你所站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人便是什么。你内心光明的时候,中国便不再黑暗。”,无不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觉的历史担当。据此,你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2009年,光伏行业就被国家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能创造高额GDP的光伏行业,仍然吸引了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竞相上马。S企业就是在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扶持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迅猛发展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由于缺乏核心技术,S企业只能与美、韩企业签订长期订单,高价购入原料,而市场价格的波动使之背负巨大的成本压力。在未来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企业投入3亿多美元建成的生产线,因缺乏竞争力而不得不很快就停产。2013年3月,该企业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重整。
(1)概述上图反映的经济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实行企业破产制度的积极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如何正确履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