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有感而发上海世博会又一次燃烧国人的激情,聚焦世界的目光。被称为“东方之冠”中国国家馆,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欣赏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智慧。五千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当代中国融合东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世界。
材料二 先进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国在90多年的历程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平建设年代有航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
材料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2006-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情况,对图表反映的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B.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C.我国收人分配差距在缩小,农村贫困问题基本解决
D.农村居民收入迅速增长,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新宇中学初一·3班召开了一次有家长参加的别开生面的辩论会:男女同学该不该交往?家长代表观点:最好不交往,免得生是非。学生代表观点:可以交往,好处多多。辩论进行得十分激烈,家长旗帜鲜明,事例生动感人;学生坚持立场,理由充分服人。
请你以辩论会主持人的身份,参与其中,针对上述辩论,作总结发言。要求:既要理解家长们的良苦用心,又要考虑同学们成长发展的需要,对我们今后异性交往具有具体、正确的指导意义。
(1)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理由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交往建议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文豪8岁那年,父亲住进医院,他决定帮父母分担一点。第一次学炒菜,把油和水混在了一起,热油溅在手上,烫起了泡。这时,他才明白,每天吃到的香喷喷的饭菜,都是妈妈这么辛苦做出来的。一个多星期里,他学会了做基本的家务活。从那时起,不管父母在不在家,他都主动承担一些家务事。
刚开始从安徽来浙江读书时,马文豪有些不适应,面对陌生的同学,不敢说话;学习基础薄弱,不敢回答问题。“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好,爸妈也会操心的。”于是,他开始主动和同桌说话,聊聊当地和老家不同的生活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向同学虚心请教。渐渐地他也变得开朗起来,大家也喜欢上了这个朴实的新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制订了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现在,他的成绩已经名列年级前茅,但他仍不满足,每天午饭后,都到校图书馆看书。
13岁的马文豪,由于品学兼优,被选派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通过对上述事迹的了解,你认为马文豪同学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2)家长盼着我们茁壮,国家更需要我们长成栋梁。请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一种优良品质,设计一份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磨炼计划。
①我要磨砺________的优良品质。
②我要采取的措施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其善,美国丹佛市全球第四大电脑公司技术总监。一次回母校讲课时,他讲起了人生中的几个小片段:15岁时,我每天都懵懵懂懂地在学校混日子,打架斗殴、抽烟逃学,十足的坏学生,但自己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还很自信地给一位女同学写情书。她鄙视地看了我一眼,竟然把情书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虽然我的检讨书在宣传栏贴过不下20次,但这一次,不知为什么我感到一种刺心的痛,发誓要做出个人样来!第二年我升入高中,高中三年,我像变了个人似的,拼命学习,竟然考上了湖南大学。24岁去深圳求职,我想方设法向外方经理面送自荐信。搞得他们一个个莫名其妙:“我们现在没有招聘需要啊!”我微笑着告诉对方:“总有一天你们会需要招聘的,真到那时,我就是第一个应聘的人。”还别说,我真的被一家公司录用了。27岁时,因为成绩突出,我被调到美国总部。
(1)15岁时的王其善还是一位懵懂少年,但“情书事件”让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道理,说一说那种“刺心的痛”唤醒了他的什么?这其中包含了哪些道理?
(2)大学毕业后求职是学子们都要经历的一个“坎”,如何成功迈过这个“坎”,王其善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在求职中彰显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这种精神品质?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对此,某班组织同学们收集材料,进行探究。
[国情认识]

材料一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2009年-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近8.9%。
材料二 我国一些自然资源总量排名和人均占有量世界排名分别如下:耕地面积第4名和126名,森林面积第6名和107名,淡水资源第6名和121名,矿产资源第3名和80名。
材料三洪涝、干旱、地震等各种灾害,侵袭着我国1/3的国土。我国每年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

(1)请描述上述框内材料反映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情况。
[政策解读]
(2)针对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请在下列备选理论中选择最准确的一项,并将其数字番号对应填写在下面表格空白处。
备选理论:①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社会人人参与。②树立生态文明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③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④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力度。⑤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资 料
概括政府的措施
A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2014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各地举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B
树立一种新的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C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重点以治理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突破口;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

D
重点推行以土地、水、矿产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从严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红线;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严格矿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实践行动]
你倡导在家庭生活中怎样践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至少答两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