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高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 |
C6H5ONa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2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D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Ca(OH)2溶液 |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 + 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⑤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⑥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⑦正反应速率v(H2) = 0.6 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 = 0.4 mol/(L·min)
A.全部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⑦ | D.③⑤⑥⑦ |
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①颜色,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③质量,④压强,⑤密度。其中不变的是
A.②④ | B.③④ | C.③⑤ | D.①③ |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 I2(g)+ H2(g)2HI(g)△H = -9.48 kJ/mol
(2) I2(S)+ H2(g)2HI(g) △H = +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
C.反应(1)的产物比反应(2)的产物稳定 |
D.反应(2)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1)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1.9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B.A的转化率降低 |
C.m+n>p | D.C的体积分数减小 |
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强电解质 |
HCl |
FeCl3 |
H3PO4 |
HClO |
弱电解质 |
HF |
CH3COOH |
BaSO4 |
Ba(OH)2 |
非电解质 |
NH3 |
Cu |
H2O |
C2H5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