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0.2 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②25 ℃、101 kPa下,16 g 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0.1 mol FeCl3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 NA
④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④ |
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
A.0.15 mol CuO | B.0.1 mol CuCO3 |
C.0.075mol Cu(OH)2 | D.0.05 mol Cu2(OH)2CO3 |
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时,有0.2mol电子转移 |
B.金属锂作电池的负极,石墨作电池的正极,加入硫酸可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
C.电池工作(放电)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Li2SO3 |
D.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消耗的锂与正极生成的硫质量之比为7:8 |
反应mA(g)+ nB(g) pC(g)+qD(g),经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少了a mol/L,同时C的浓度增加了2a/3 mol/L,又测得平均反应速率v(C)=2v(B)。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那么该反应可表示为()
A.2A(g)+ 6B(g) 3C(g)+5D(g)B.3A(g)+ B(g)
2C(g)+2D(g)
C.3A(g)+ B(g) 2C(g)+ D(g) D.A(g)+ 3B(g)
2C(g)+2D(g)
可逆反应,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I所示,反应速率(v)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II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Q>0 | B.增大压强,物质B的转化率增大 |
C.反应达平衡后,增加少量的D,平衡逆向移动 | D.a+b>c+d |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酸液润洗 |
B.开始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消失 |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黄变橙时立即停止滴定 |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