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4NO2(g)+O2(g)2N2O5(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且体系中(单位:mol)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t1
20
13.96
10.08
10.08
t2
20
a
b
c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如果t2℃<t1℃,那么 a>b=c,且a=10+0.5b
C.如果t2℃<t1℃,那么t2℃达到平衡的时间介于1000s至1500s之间
D.如果t2℃>t1℃,那么b>10.08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进行蒸发结晶操作时,应将溶液蒸干
D.进行称量操作时,应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 nm ~ 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少量植物油和水形成的乳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硫酸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
C.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可产生丁达尔效应,前者没有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硅是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②常温常压22.4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③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④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 的乙酸溶液中,乙酸的分子数目小于0.05NA
⑤标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⑥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目的
A
加入96mL水中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
配置4%溶液
B
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
C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水解
D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