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微粒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溶有大量SO2的溶液中:Ba2+、NO3-、Na+、Cl- |
B.酸性K2Cr2O7溶液中:C2H5OH、S2-、SO42-、K+ |
C.室温下,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O3-、Cl-、SO32-、Na+ |
D.遇K3[Fe(CN)6]得蓝色沉淀的溶液中:AlO2-、NH4+、Ba2+、SCN- |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 Br2 → 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υ(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初始浓度c/mol·L-1 |
溴颜色消失 所需时间t/s |
||
CH3COCH3 |
HC1 |
Br2 |
||
① ② ③ ④ |
0.80 1.60 0.80 0.80 |
0.20 0.20 0.40 0.20 |
0.0010 0.0010 0.0010 0.0020 |
290 145 145 580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υ(Br2)增大 | B.实验②和③的υ(Br2)相等 |
C.增大c(HCl),υ(Br2)增大 | D.增大c(Br2),υ(Br2)增大 |
下图中(部分未画出),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2Ag++2e-=2Ag b极:Fe-2e-=Fe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 |
B.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Ag+ |
C.该装置在使用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a极移动 |
D.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Fe +2Ag+= Fe2+ + 2Ag |
银锌蓄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正极区溶液pH减小 |
B.电池放电完后,需补充注入水 |
C.负极电极反应式:2Ag+2OH--2e-=Ag2O+H2O |
D.正极电极反应式:Ag2O+H2O+2e-=2Ag+2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反应的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
B.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
C.SO2能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
D.计算某反应的反应热可用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减去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水解:HCO3- + H2O ![]() |
B.醋酸铵溶于水:CH3COONH4 + H2O ![]() |
C.硫酸钙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钠:CaSO4(s) + CO32-![]() |
D.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呈中性:H+ + SO42-+ Ba2+ + OH-= BaSO4↓+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