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l)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AB两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A、B两图所示地区之间的分界线。(1′)
(2)A图中甲山脉北坡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而南坡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A图所示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2′)
(4)图B地区较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有等。(2′)
(5)图B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等地区。(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是什么? (2′)
(2)图中甲处发展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此处发展工业的制约条件是___________。
(3)图中乙处在开发利用常规能源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原因?(3′)
(4)图中所示区域经常出现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2′)
(5)图中所示区域以西约5~10个经度,以北约2~5个纬度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

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是我国多种地理事物分界线,任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
(2)A省资源丰富,该资源外运的措施有
(3) 字母A所在的地形区是,该地区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该地区的人们在国土整治中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是
(4)B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
(5)图中①②两项工程比较,①工程的有利条件是,②工程的起点是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处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填字母)(2′)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2)甲图中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3′)
(3)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2′)
(4)描述乙图中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并分析原因。(3′)

下图为美国和我国东北部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1)从农业地域类型看,美国图中ABC区域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东北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均为____________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我国东北区的小麦与美国图中_____区为同类小麦。
(2)美国图中D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其产品大部分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特点,因此要求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布局上要紧邻消费市场。
(3)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美国图中ABC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相比,其发展农业突出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