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图甲所示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让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由A处理后显示成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在乙图已标出,其中,T和ΔT为已知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也已知。由所给信息可知
A.小车往右运动速度![]() |
B.小车往左运动速度![]() |
C.小车往右运动速度 ![]() |
D.小车往左运动速度![]() |
“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月,从发射到撞月历时433天,标志我国一期探月工程圆满结束.其中,卫星发射过程先在近地圆轨道绕行3周,再长途跋涉进入近月圆轨道绕月飞行.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4,根据以上信息得( )
A.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 ![]() |
B.绕月与绕地飞行周期之比为![]() ![]() |
C.绕月与绕地飞行向心加速度之比为6∶1 |
D.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96 |
如图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B 位于同一高度h(l,h 均为定值). 将A 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 B 自由下落。A、B 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
A.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 的初速度
B.A、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A、B 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A、B 一定能相碰
如图所示,斜面上除AB段粗糙外,其余部分均是光滑的,且物体与AB段动摩擦系数处处相同。今使物体(视为质点)由斜面顶端O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A点时的速度与经过C点时的速度相等。AB=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与BC段的加速度相等 |
B.物体在AB段与BC段的运动时间相等 |
C.重力在这两段中所做功相等 |
D.物体在AB段与BC段动量变化量相同 |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
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已知A、B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 则()
A.mA > mBB.mA< mBC.mA=mB D.无法比较mA和mB 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