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也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B.一般情况下,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
C.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研究现代城市的人口变化影响不大 |
D.水稻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特征 |
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或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 |
B.纤维素酶能除去细胞壁,果胶酶可分解细胞膜 |
C.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但能携带多种氨基酸 |
D.肽链的盘曲和折叠方式改变,蛋白质的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 |
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C.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 |
D.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一条性染色体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 |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l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