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细胞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 |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
C.当主动转运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
D.易化扩散和简单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D.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将一株月季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夏季晴天)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对曲线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蒸腾过度导致原料水不足造成 |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
如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黑暗环境中甲结构将停止其生理活动 |
B.甲、乙结构均能产生ATP,并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
C.有光条件下,甲结构产生的CO2全部被乙结构吸收 |
D.甲产生的CO2 进入乙至少经过4层生物膜 |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适量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 ℃、20 ℃和30 ℃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黑藻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
C.B点条件下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 |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
C.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