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晴朗的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用全营养液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丙装置在不同光强度下CO2吸收量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的 点相对应,若D点和H点所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H点时的光照强度。
(2)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干重在“24h”时比“0h”有何变化? (增加、减少、不变)。判断依据是 。
(3)如果用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光照,当由乙图中B点时的光强向C点时对应的光强变化时,液滴
向 (左、右、不)移动。
(4)如果要用图丙装置测量大豆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 。
过氧化氢(H2O2)是反应活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的伤口,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H2O2,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酶的存在可以使其分解为无毒物质,请分析下列一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①~⑤号试管中,最先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号试管。
(2)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放到①~⑤号试管管口,能观察到复燃现象是。
(3)比较①和②号试管看到的不同现象,可以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性,其原因是。
(4)比较②③④三支试管的不同现象,能够说明。
(5)若要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还需增加一支试管,编号为⑥,应向该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代表分子; B代表, 它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3)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物质,叫做,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 ],它是由层膜构成,其上的[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 ]_ ___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结构3的主要成分是和
肉毒类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神经麻痹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即含两条肽链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种单体组成。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_个羧基。
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下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生态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过程)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2)从表格数据看出,湿地生态系统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原因是。目前,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正逐步缩小,退耕还湖、还湿地势在必行,还湿地过程中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演替。
(3)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4)生态学家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下图1所示的食物网和图2中的能量数据
①第一营养级能量除了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的去向有(至少答2项)。
②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