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
|
处理方法 |
观察结果 |
1 |
常温下自然分解 |
氧气泡少而小 |
2 |
常温下加入两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 |
氧气泡稍多而小 |
3 |
常温下加入两滴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
氧气泡极多而大 |
4 |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
氧气泡少而小 |
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有温和性 B.从催化活性看,酶有催化性
C.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D.从催化底物看,酶有专一性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
I |
II |
III |
IV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试管III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I不同
C.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D.试管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I开始下降
据预测,到 2025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世界第一,该预测的依据主要来自
A.人口年龄组成 | B.性别比例 |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 D.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
B.该实验需要做重复实验 |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 B.b | C.c | D.d |
一位农民不慎错将2,4—D当作农药,喷施到晚稻田中用来治虫。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长到了一人多高,不结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D是植物激素中的一种 |
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由于2,4—D促进了细胞伸长 |
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2,4—D影响了水稻授粉 |
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