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将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相关
B.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D.该实验材料的选择是:豌豆的种子要保持完整,具有活力,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我国发现的世界首例双基因突变患者是位女性患者,该女性同时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马凡氏综合征,这两种病分别由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该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4号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来自其母亲 |
B.4号的马凡氏综合征基因很可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变异的生殖细胞 |
C.若3号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的男孩一般不会患病 |
D.若4号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的女孩一般不会患病 |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孩子和1个正常孩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化病为隐性性状 |
B.本题的3∶1正好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分离比 |
C.夫妇双方都是杂合体 |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1/4 |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Y |
B.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AO |
C.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
D.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
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 |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
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 |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上 |
B.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表现型雄鸡有一种,雌鸡有两种 |
C.在自然鸡群中,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
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