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
下面是附庸对其领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此地区的封建制度确立于何时?请说出此地区确立封建制度的标志。
(2)请简单介绍该地区此一时期的封建社会情况。
(海南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
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材料二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1)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
探究二:近代探索篇
(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
(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共产党人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引领下,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五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缩影。请根据图片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在图一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选出的中共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谁?
(2)指出图二会议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意义。
(3)图三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4)图四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图五会议首次使用了哪一重要的科学理论称谓?
(5)依据上述图片,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河南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
|
1986年 |
制定《863计划纲要》 |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
1991年 |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
1995年 |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
1999年 |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
|
2001年 |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
2002年 |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
|
2003年 |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
|
2010年 |
成功举办世博会 |
(1)据村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