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我们知道,我们将制造出越来越完善的机器;这一点,是以前的人们所未曾认识到的。
——【美】沃尔特·李普曼:《道德序论》
材料二: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
请回答:
(1)近代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机器是什么?它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依据材料一,说说这场革命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中大量原煤的挖掘与这场革命中的哪项发明有关?它对人类社会进程有何影响?这项发明也带来了交通领域的变革,请举例说明。
(3)依据材料二,谈谈这场革命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
材料二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下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材料四 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决定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摘自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
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世界各国纷纷举办庆祝活动,某地要建立一个二战纪念馆,请同学们帮忙出谋划策。
(4)请你模仿示例,为纪念馆设计第四展厅(不可与前面重复)。
示例主题:照片厅 内容:红场阅兵照片
主题:内容:
(10分)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展历程。
【图示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图1
(1)近代中国在学习器物层面上,提出了什么口号?在学习制度层面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图1所示,第三层面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图说历史】
图2
(2)图2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在移风易俗方面出现的什么变化?
【探究历史】
(3)综合以上探究,请你概括出近代化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拿破仑是个传奇历史人物,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弄得筋疲力尽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恩格斯
材料二《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和契约自由等民法基本原则。有些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
――改编自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拿破仑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建立起辽阔的大帝国,将比利时、荷兰、德意志和意大利的一部分据为直接统治区,间接统治的地区则有意大利王国、莱茵联邦、威斯特伐利亚王国、西班牙王国、瑞士、华沙大公国等。
--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四 1810――1826年,波澜壮阔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枷锁,创建了17个独立国家,基本奠定了现代拉美的政治版图。
--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中的"军事独裁者"建立了什么帝国统治?
(2)根据材料二,该法律是什么性质的法典
(3)材料三中的拿破仑战功显赫。他一生经历许多著名战役,请列举一例与他有关的战役。
(4)材料四中的拉丁美洲运动与欧洲革命息息相关。请你列举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一位。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出拿破仑的活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今年我国两会提出"智慧城市"的新理念,发展问题得到更多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它是我国12世纪初的一幅杰出风俗画,集中表现了北宋政治经济中心汴京繁荣热闹的景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北师版《历史》七下教师用书
材料三 1918年,护法军政府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率部入闽,建立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护法区。护法军政府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推行了不少进步措施,漳州出现了新气象。漳州向近代化城市迈进了一大步。
--《漳州历史》
材料四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地改变现代社会生活的属性。……进入20世纪以后,汽车的普及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远足能力,驱车上班或郊游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华师版《世界历史》九下教师用书
(1)材料一中图5是我国古代哪个城市的平面示意图?
(2)材料二中的"风俗画"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出现的"新气象",使漳州被称作什么?
(4)材料四中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