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3年9月1日,一个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走进了中学,我们是那么的兴奋:“我是中学生了!”,这里面透着的是一份自尊和自信。
材料二: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得清楚些,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材料三:在2012年5月8日的晚间,黑龙江佳木斯市的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在车祸的瞬间勇救学生,但是自己却不幸被卷到车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她的事迹引起网络的强烈关注,大家称她为“最美的女教师”。但也有人说:这样做就为了出个名,值得吗?
(1)材料一告诉我们,青少年应自尊自信。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知识,你觉得如何才能自尊自信?
(2)结合第六课内容,材料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并运用第六课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做到材料二体现的道理?
(3)张丽莉无愧为最美女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别人的帮助是没有物质回报的,有时还会受到伤害,甚至付出生命的巨大代价。这样的帮助还有意义吗?为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什么?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
(1)以上两段话都强调了一个什么观点?为什么要强调这一观点?
(2)对“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你是怎样理解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2)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