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虚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在图中所示电路的〇中填入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3)在一次实验中需要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聪明而粗心的小刚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同组的小林发现有错,主张拆了以后重新连接,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小刚眼珠一转,在图示电路中只增加了一根导线,电路就正常工作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小刚连接的那条导线.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际电压 电流的测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
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
(2)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样是为了便于比较的大小关系。
(3)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
(4)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5)做完一次实验后,还应该将蜡烛的位置改变,靠近或者远离玻璃板,再次确定像的位置,若将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则需要将蜡烛B向(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6)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成像。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逐渐增大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可能错误的把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20°
70°
第二次
30°
60°
第三次
50°
40°

以下是小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如下图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的不当之处是:



(2)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  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   (选填“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由于小华记录数据失误,第10min的温度缺失,请你帮助小华将实验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4)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
(5)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6)根据实验数据作的沸腾图像大致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7)小华在移去酒精灯后,发现水并没有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还在从温度较(填“高”或“低”)的石棉网和铁圈吸收热量。

如图甲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3)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不要漏做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4
-3
-2
-1
0
0
0
1
3
5

(4)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时刻烧杯中的物质状态为(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5)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等量的碎冰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