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得不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所示,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找来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至“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1)请你写出上述测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数学表达式.
(2)小刚测得h=1m,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t=7.6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
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A=mB<mC,hA=hC>hB。(每空1分,共6分)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2)动能是指_______(填序号)
A. 小球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B. 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 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 木块的动能
(3)使同一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4)比较图A、B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显同学在实验时,木块被撞出了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了地上。对这一现象,请你给赵显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蒲鸣同学通过比较B、C两图,得出“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赵普认为蒲鸣的这一比较过程存在错误,你知道错误是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显同学学习了“功率”后,对测功率产生了兴趣,他请李沁帮忙,测他做俯卧撑时的功率。(每空1分,共4分)
(1)做俯卧撑时人的身体部分可以近似的看成是一个_________。(填一个简单机械的名称)
(2)所需准备的测量工具有体重计、刻度尺和________。
(3)赵显同学共做了20个俯卧撑,做前10个较快,后10个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则他做后10个俯卧撑的功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20个的平均功率。
(4)体重是500N的沈思邈想粗略的测出自己做俯卧撑的功率,他先用刻度尺测出自己手臂的长约60cm,10s内做了8个俯卧撑,则他的功率约是________W。
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每空1分,共6分)
测量 序号 |
动力 F1/N |
动力臂 l1/cm |
阻力 F2/N |
阻力臂 l2/cm |
① |
1 |
20 |
2 |
10 |
② |
2 |
15 |
1.5 |
20 |
③ |
3 |
5 |
15 |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的测量__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__N.
(4)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小刚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即可得到验证。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空气柱长度越音调越。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猜想:
①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远近有关②影子长度可能与光源的高度有关③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高度有关。
于是同学们开始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
20 |
30 |
40 |
50 |
60 |
影子长度L/cm |
30 |
15 |
10 |
7.5 |
6 |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填猜想序号)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具体操作是:保持不变,改变。(两空同时答对才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