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后面题目。
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
李汉荣
①绿树拥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苇荡。
②对河流的审美并不需要多高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动人的美的力量,她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来的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全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润你,河流很快就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觉:河流真好,真爽,真美啊。
③你不想再远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流太好看了,目光都不知该停放在哪个地方,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
④你该把目光投向哪里呢?你知道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的来历,要是古人不造这个词,面对了河流,你也会在此时此刻造出这个词来的,不然,你会觉得对不起河流。
⑤这时,你看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
⑥那么浓郁热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微风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风大起来了,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全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份悲壮的程度,就又挺起来,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动人舞蹈。
⑦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芦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处做着准备,然后集结成浩荡的军队呼啦啦开出来,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让我们看到:许多东西在不停地变化、流逝,许多事物在无可挽回地快速远离我们,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仍然有一些可爱的事物停留了下来,并且远远近近地陪伴着我们,它们时时眺望着我们,也被我们时时眺望,比如:你正在凝视的那一片片芦苇,此时,它在接受你投去的目光,它那么安静,深邃,它似乎要把你清澈、深情的目光收藏起来,把你的美好年华收藏起来,若干年后,当你老眼昏花了,它再把它收藏的你青春的情怀,把它收藏的你早年的目光,都还给你,重新放进你的瞳仁。
⑧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中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来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阔和洁白。
⑨许多个秋夜,我来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月光落下来,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中的一个细节。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
⑩不止一次,我在秋日里看见过这样的情景:一对对情侣在苇花的白雪里走着走着,置身于大自然纯美的诗的意境,即使再没有诗意的人,这时候看过去,也有了几分空灵和超凡气息。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以后也将过着庸常甚至琐碎的日子,然而,这一刻,大自然的诗意使他们凡俗的岁月有了经典的记忆,雪白的苇花漫过他们初恋的时光,即使到老了,什么都忘记了,也许他们仍记得那雪白的苇花,以及那贴着苇花飞过的雪白的鹭鸟,还有头顶那雪白的云。这记忆的底色,将漂白时光里沉积的灰暗,在纷繁甚至浑浊的色彩里,他们一生里都将坚持对洁白的崇拜。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来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文章第③段讲“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请联系上下文概括一下文章都写了哪些美景和亮点?
文章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河流真美”?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⑧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文章第⑨段“月光落下来,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这一句中“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分别指什么?
文章的结尾说“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来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
阅读议论文,回答小题。
别人成功我快乐
张世贵
①近日,读西班牙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代表作《智慧书》,其中有一句话非常深刻:“以朋友为师,让学问之用和交谈之乐融为一体,乐于和敏悟之人为伍。”作者在阐释如何做人处事的智慧时,揭示了一个通俗而深刻的道理:“别人成功我快乐”。反观现实,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有的人往往是看到别人获得荣誉、职务提升、事业成功,自己便感到失意,闷闷不乐,甚至冷嘲热讽、恶言诽谤,结果不仅伤害了友谊,破坏了风气,最终也害了自己。
②别人成功我快乐,体现了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无论在工作、事业还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成功者的创造、进步总是让周围更多的人受益,而不是相反。即使在一个单位和集体中,别人的成功可能获得了更多的进步与发展机会,相比之下,似乎“影响”了自己的进步,但是从更大范围、更长远发展来看,别人的成功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启迪、激励、鞭策和机遇等等益处。
③别人成功我快乐,体现了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在这方面,罗荣桓元帅曾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佳话:1934年初,罗荣桓同志调红八军团任政治部主任,而军团长、政委却都曾是他的下级。面对这种情况,罗荣桓不仅没有感到委屈,反而为两位主官的成长进步而自豪。他还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干革命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领导你,明天你领导我,都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很赞赏罗荣桓的这种表现,说罗荣桓能顾全大局,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领导干部。
④别人成功我快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和谐关系。战友之间、同事之间,大家朝夕相处,如果让友谊成为博学多闻的纽带,让交流成为相互教益的载体,友谊的境界将更高,和谐的层次将提升。如果每个人对别人取得成功、获得喜悦能够给予真诚的欣赏和衷心的祝贺,不仅有助于加深彼此的友谊,促进合作共事,而且有利于在单位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健康和谐的风气。
⑤别人成功我快乐,不仅是对别人的欣赏,也是自己走向成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对手是人生的一种痛苦。有了对手,才有危机感,才有竞争力。身边出现成功者,就给自己确立了一个方向、目标和参照。当你欣赏别人取得优异成绩时,往往会产生“人家事业有成,我得奋力赶上”的想法,这样才能把别人的成就作为自己奋发进取的动力,把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阶梯。反之,对别人的成功怀着嫉妒心理,只会对自己有害。著名作家沙米亚金说过:“盲目的仇恨心理是很可怕的,甚至会导致本身的毁灭。”因此,真正想成就事业的人,不仅自己会全力追求进步,同时也愿意看到别人的进步,在激荡碰撞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选自2009年4月17日《解放军报》).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联系语境,解释第②段加点词语“水涨船高”的意思。
.第①段引用西班牙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中的话和第⑤段引用著名作家沙米亚金的话,各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认为:别人成功我快乐,不仅是对别人的欣赏,也是自己走向成功的基础。请你为之补写一个事实论据,50字左右。
阅读说明文,回答小题。
岩 羊
李湘涛
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岩羊是宁夏贺兰山野生动物中的优势物种,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二是最近我国学者将原本被归入“四川亚种”的贺兰山岩羊,重新认定为一个既有别于“四川亚种”、又有别于“西藏亚种”的新亚种——“贺兰山亚种”。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岩羊曾遍布整个宁夏,而现在仅分布于贺兰山。在著名的贺兰山岩画中,就有一幅岩羊群岩画,形象生动,写实性强,有的岩羊在吃草,有的在抵角,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宁夏人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它与生活在四川等地的四川岩羊有一定的区别。四川的岩羊个体较大,角形舒展,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在角尖之间,而贺兰山岩羊两角间的最大距离则在两角的外弧之间。另外,两者的毛色和体形也有所区别。
就体形而言,岩羊很像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40厘米,尾长13~2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体侧的下缘从腋下开始,经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后肢的前面蹄子上边,有一条明显的黑纹。雄兽和雌兽都有角,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雄兽的角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像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
岩羊栖息在海拔2100~63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岩羊性喜群居,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群体成员的依恋性很强,如果有的成员不幸死亡,其他成员常将死尸围住,不让兀鹫等食腐动物叼走。
岩羊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雄兽之间的争偶形式于其他羊类相似,但没有其他羊类激烈。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6~7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10天后就能在岩石上攀登,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8~20年。
岩羊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贺兰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在这里实行全面的禁猎,岩羊资源得到恢复。现在,贺兰山岩羊的数量已接近12000只,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54只,居世界之首。
(选自2010年第3A期《百科知识》).岩羊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选为生物名片,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宁夏人为什么把栖息在贺兰山的岩羊叫做“青羊”?
.“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句中“仅”能否去掉?为什么?
.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细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岩羊的几个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蓝色萝卜
毕淑敏
1有一天,我到商场的玩具柜台,为朋友的孩子过生日准备一份礼物。总是拿不定主意,挑来选去,很费时间,就听到了如下一番谈话。
2一位老妇人交了钱,把售货员为她精心捆好的橡皮泥桶抱着,预备离去。售货员向她扬扬手说,您老多保重吧。三十多岁的儿子,您还要为他买橡皮泥,该不会是有什么吧?老妇人笑了,说,谢谢你的关心。不过我的儿子并没有什么病,他很好,很健康,是个很棒的电脑工程师。
3老妇人说,我儿子小的时候,手很巧。有一天,他捏了一个大萝卜,圆圆的,红红的,上面还长着翠绿的缨子。我喜欢极,把这个萝卜小心地带到单位,让同事们看。大家都说这不是那么小的孩子能捏出来的,没准是哪个工艺师随手的作品。我听了以后,心中甜似蜜呀。
4回到家后,儿子跟我要那个萝卜。我说,干吗呀?他毫不在意地说,把它毁了,重捏啊。红色的归到剩下的红泥堆里,绿的归绿的。我很可惜地说,那个萝卜不就没了吗?他睁大天真的眼睛说,可那些橡皮泥还在啊,我还可以捏别的呀。我说,不成,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单位里要是组织展览,这个萝卜就是上好的展品,你不能把它毁了,我要留作纪念。儿子很听话,不再要回他捏的萝卜了。
5过了一段日子,他悄悄问,你们单位开过展览会了吗?我说,今年没开。你问这个干什么?他说,我想要回那个萝卜,让它回到那一堆各色的橡皮泥里,这样,我就可以捏其他的东西了。我不耐烦地说,这个萝卜我还想留着呢。你该捏什么就捏吧。儿子又怯生生地说,妈妈,你能不能再给我买一盒新的橡皮泥呢?我说,为什么?原来那盒不是挺好的吗?儿子说,那个萝卜走了,它的颜色就不全了。我敷衍地说,好吧,哪天我得空了,就给你买。
6那阵子,我一直很忙。更主要的是不把孩子的请求当回事,总是忘。孩子问过几次,我心里烦,就说,你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好了,颜色有什么要紧的?大模样像了就成。我儿子很乖,从此,他再也不提橡皮泥的事情了。
7大约半年后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在桌子上,看到了儿子用橡皮泥捏的新作品。我不知是不是他特地摆在那儿的——一个胡萝卜,身体是蓝色,叶子是黑色的。我当时应该警醒的,可惜忙于工作,就装作什么也没有看到。
8从此,儿子再不捏橡皮泥了,我也渐渐把这件事淡忘了。直到他长大成人,几十年当中我们都从未有一次再提过橡皮泥这个词。
9前几天搬家,从尘封的旧物中滚出一个铁蛋似的东西,我捡起一看,原来是那个蓝色的萝卜。谁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被保存下来的。我把它放在手心,还感到儿子当年的无奈。我从中听到了强烈的抗议和热切的渴望。我想赎回我当年的粗暴和虚荣,想完成我曾经答应过的承诺……
10她说到这里,头深深地埋下了,花白的头发像一帘幕布,遮住了她的眼睛。老妇人抱着橡皮泥桶,缓缓地走了。我也随之选定了一件礼物,离开了商场。我决定,在送给小朋友生日礼物的同时,送给他的妈妈一个故事。只听得售货员在后头喃喃地低语,谁知道她的儿子还记得这回事不?会原谅他妈妈吗?.第3段从哪两个角度体现儿子的手巧:
.老妇人当年的粗暴在文中具体表现为:
(1)
(2)
(3).第10段“我”为什么决定要送给小朋友妈妈一个故事?
.文中有两个“我”,一个“我”指;另一个“我”指。这样安排的目的是。
.对以“蓝色萝卜”为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蓝色萝卜”是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中心线索。 |
B.“蓝色萝卜”是儿子艺术才华消逝的转折点。 |
C.“蓝色萝卜”蕴含着儿子强烈的抗议与渴望。 |
D.“蓝色萝卜”是母亲多次拒绝与敷衍的结果。 |
.请选择一点,谈谈你对文中老妇人的看法。(80字左右,8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1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2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3其实,无需举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4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xiàn mù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5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6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àn mù ( ).第1段中帕斯卡尔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原意是说;本文作者引用该句名言,旨在表明。(6分)
.联系45段加点字和划线句,说说作者在列举了“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看书”的事例后,为什么还要列举“许多青年看画展”的事例?
、第6段划线句“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联系第1段,说其“可悲”是因为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他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A.12段之间 | B.23段之间 |
C.34段之间 | D.45段之间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茉莉橘子
①深秋极其短促的黄昏时分,夜色萧萧而下,女医生急着下班,门诊却转来了病人,是一位患白内障的老人,正由老妻搀扶着走来。
②女医生只草草问了几句,便开出住院通知单,起身说:“你跟我去病房。”并交代老太太,“到那边去交费。”
③老太太却不动,只微笑侧头,指指自己的耳朵。老人静静地开口:“医生,还是我和她一起去交费吧。我妻子,她听不见。”
④女医生错愕地抬头,猛然看见:老人一丝不苟的白发下,面容安详儒雅,瞳孔却灰蒙蒙的,黯淡无光,仿佛被废弃的矿坑。他的眼睛已经死了。
⑤他是盲的,而她,是聋的?
⑥乍看上去,他们竟如此平常,老人泰然闭目养神,老太太就无声地忙前忙后,一脸谦和的笑。午后,老太太坐在床沿上,一瓣瓣地剥开橘子,细细撕去盘络,轻轻递过去,老人总是适时地张开嘴接过。老太太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咀嚼与吞咽,微笑着,自己也吃一瓣,再将下一瓣橘子送到老伴儿的嘴边。
⑦他不能看,她不能听,要怎样才能沟通交流,接下命运无穷的招数?一个巨大的谜团,由四只苍老的手拥满。女医生悟不透,终于有一次耐不住地问起,老人无光的眼中透出微微笑意:“以后你会明白的。”
⑧那以后,却也来得太过迅猛,以至于无从反应。一天,她看见老太太提着水瓶从水房蹒跚而出,刚想上前帮忙,却已有爆炸声,惊天动地,代替了她不被听见的呼喊。老太太扑倒——却仍努力地、艰难地用手摇晃着、比划着。
⑨没人懂得手语,却没人不懂得她的心意:
⑩女医生默默脱下白大褂,将纤纤素手在水龙头下洗了又洗,她要冲掉所有医院的气息,然后静静走向老人,坐在老太太惯坐的位置上,轻轻地,剥开橘子。橘瓣递到老人唇边的瞬间,他开了口:“她,我的妻子,怎么样了?要不要紧?”
⑾40年前,他便走上黑暗的不归路。那年攻关小组里几昼夜不眠不休后,眼前忽地一片血红,随即死一般漆黑。
⑿再醒来已在绷带背后,他没有通知乡下的父母,又独自躺在漆黑的小屋里,从不知黑暗的重量会这般地以万钧之势压下。22岁的大男孩终于哭了。
⒀忽然泛来淡淡茉莉花香,一双女性的手,正隔着纱布,轻轻地为他拭泪。他不禁动容,哑声问:“你是谁?”
⒁一无回音,却有什么软软的凉凉的东西抵着他的嘴唇,他惊疑地、机械地张开嘴,一瓣染着茉莉花香的橘子甘甜地喂到他嘴里……
⒂整整7天,没有声音,没有光,却有茉莉橘子日复一日,滋润他干枯的喉咙,这是黑暗国度里唯一的安慰与期待。只是,她为什从来不对他说一句话呢?绷带拆除的刹那,他的双目渴望地四处张望,喧哗的人群里却要到哪里才能觅到那一瓣清甜的茉莉橘子?
⒃却在无意间,他握到了她的手,嗅到她掌心淡淡的茉莉芳香。
⒄松开她的手,复又紧紧握住,然后拉到自己怀里,自然,握住一生不变的温柔。
⒅40年后,老人仍有同样坚毅的面容,令年轻的女医生肃然起敬。.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是比较下列句子那一种表达更好?
A.他惊疑地、机械地张开嘴,一瓣染着茉莉花香的甘甜的橘子喂到他嘴里……
B.他惊疑地、机械地张开嘴,一瓣染着茉莉花香的橘子甘甜地喂到他嘴里…….请写出女医生对老夫妻情感与态度的变化:
草草应对→→为老人剥橘→.第⒅段画线句“40年后,老人仍有同样坚毅的面容,令年轻的女医生肃然起敬。”“老人的坚毅”既指;又指。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老夫妻40年相依相守不离不弃的真挚的爱情。 |
B.赞美老夫妻如茉莉花散发的芳香般纯洁真挚的爱情。 |
C.写出女医生对老夫妻真挚深厚的爱情的赞美与感慨。 |
D.表达女医生对老夫妻患难相依共度难关的感动和钦佩。 |
.文章第⑨段写道:“没人懂得手语,却没人不懂得她的心意。”你懂的老人的心意吗?请写出她此时的心理活动。(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