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和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开展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如下图)。当手表显示12时16分时,β角最小,为63°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测定经纬度的活动中,运用到的地理知识有( )
①地方时的计算 ②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⑤日期的变更 ⑥四季的更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④⑤⑥ |
对该中学所在地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该中学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为(50°N,116°E) |
B.该日手表上时间为18时16分时,学校教学楼的影子朝东北 |
C.过一个月后的同样时间再次测定时,发现β角变小 |
D.该日的前后一段时间内校园中红旗朝向西北飘扬 |
读图9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14-15题。下列关于②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
B.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
C.1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7月受西北风控制 |
D.位于地形迎风坡全年降水丰富,光照充足 |
①、②、③三地自然环境
A.主要受地形影响植被出现东西差异 |
B.主要受洋流影响自然景观出现狭长分布 |
C.主要受热量影响自然景观出现南北差异 |
D.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自然景观出现东西差异 |
图8中的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为该河流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其横剖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13题。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流向东南 | B.自东南流向西北 |
C.自C流向A | D.自南流向北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流位于北半球 | B.该河流位于南半球 |
C.河流A处以沉积作用为主 | D.河流c处以侵蚀作用为主 |
读图7“甲、乙两区域图”,完成10~11题。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都属于草原气候 |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草原,N湖周围的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 |
D.两湖均为内流湖 |
P河泛滥给下游地区带来了富饶,也造就了灿烂的古文明,其河水泛滥的原因是:
A.11月到次年4月受西风带影响 |
B.6月—10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C.6月—9月吹西南季风 |
D.10月到次年6月吹东北季风 |
读图6,完成8—9题。甲城与我国上海市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两地气候特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距海远近 | D.洋流 |
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
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 |
C.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
D.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 |
图5是某国地形剖面图,以下四国所画剖面线与图5地形剖面图与相吻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