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下列各题。
| 地 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 年平均气温(℃) |
8.1 |
23.5 |
2.6 |
18.3 |
| ≥lO℃积温(℃) |
3900 |
8200 |
2800 |
6500 |
| 年降水量(mm) |
62l |
1980 |
538 |
1350 |
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 B.落叶阔叶林,棉花 |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 D.针叶林,甜菜 |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 B.②地含沙量最大 | C.③地冰期最长 | D.④地汛期最长 |
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
|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
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
| B.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 |
| C.硅镁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
| D.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向东越过了180º经线,这时其所在的地点的区时是
| A.12月29日12时5分 | B.12月30日11时55分 |
| C.12月30日11时5分 | D.12月31日12时5分 |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 | B.热带范围缩小 |
| C.温带范围缩小 | D.寒带范围缩小 |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
|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
|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各题。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
|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
|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
|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 A.南极圈出现极昼 |
| B.北极圈出现极昼 |
|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
|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
当地球运行到D附近时叙述错误的
A 北京昼短夜长 B 黄河河水结冰
C 长江易发洪水 D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