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澳大利亚≥10℃积温(单位:℃)及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地区的积温比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甲地区地处迎风坡,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大,蒸发消耗热量 |
B.甲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
C.甲地区地处背阳坡,太阳辐射弱 |
D.甲地区地处雨影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小,积温少 |
A、B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热量差异大 B.离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差异大
C.海拔不同,热量差异大 D.大气环流不同,降水量差异大乙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
A.降水多少不同 | B.海陆分布不同 | C.洋流性质不同 | D.海拔不同 |
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1)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等特点
(2)公路运输的发展速度不如铁路运输快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水路运输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
(4)航空运输是最快捷的现代运输方式
A.(1)(2) | B.(1)(3) | C.(1)(4) | D.(2)(4) |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问题.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有优势条件的是
A.东莞 | B.厦门 | C.青岛 | D.上海 |
下列工业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场 | B.在上海建钢铁厂 |
C.南京建石油化工厂 | D.在广州建棉纺织厂 |
该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回答问题。
年份 |
1800年 |
1900年 |
1985年 |
煤(吨) |
4 |
2 |
0.75 |
铁矿石(吨) |
2 |
1.8 |
1.3 |
19世纪初(1800年),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接近原料地 | B.接近燃料地 | C.接近销售市场 | D.接近交通枢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下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 )
A.德国鲁尔区、辽中南工业区 |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
C.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 |
D.美国旧金山市东南部工业区 |
旧金山“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科技力量强 | B.环境优美 | C.军事订货多 | D.高速交通更方便 |